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所谓喜君眸子重
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者以将百岁之祝润甫
更为一笑也
  康文初六十序
往金坛于中甫长兴 丁长孺
尝州沈伯和以交
诣闻于海内而尝熟缪仲淳松江康孟修幅巾
奋袖称为长兄诸公晚托末契于余余因以识
孟修且交 (第 7a 页)
赠行者数十人壬子放榜叶
文忠公在内阁语公卿曰李玄白得举矣万历
中党论锋起浙人与东林相枝柱而君与长兴 丁长孺
游于顾端文之门浙人深嫉之曰此操
室中之戈反而内向者也如皋考最将入为给
事御史逆奄之党群相讥揣曰此应山 (第 10b 页)
  书邹忠介公贺府君墓碑后
故徵仕郎文华殿中书舍人丹阳贺公之卒也
吉水邹忠介公书其墓碑后十九年为崇祯壬
午公以子世寿贵得赠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
佥都御史乃砻石以斲忠介之碑刻趺篆首陈
之隧道而属谦益记其事余与世寿两榜皆同
举得以契家子事公公与尝州沈伯和长兴
长孺
金坛于中甫吾里缪仲醇为友以节槩意
气相期许余晚出亦参与焉公遂以弟畜余不
以年家辈行也 (第 11a 页)
长孺
中甫时人以为党魁公与 (第 11a 页)
  允禄字汝廉苏州嘉定学生有思勉斋诗编
   (诗话汝廉抗言持论具有/经世之术诗则非其所长)
  赠 丁长孺
中翰北上
浮云满天地君子意何如容容不可为矫矫亦多虞长 …… (第 19a 页)
  丹阳道中别芳生
风过重阳易作寒去来俱泊此河干无端别路舟车异

一日枫林不共看
 徐应雷(一首/)
   应雷字声远吴县人有白毫集 (丁长孺
云声远/诗本自然以率)
   (真见/平澹)
  寄陆纯孙
神鱼乐深渊奚必易水浔威凤集高冈奚必燕山岑 (第 24a 页)
 执法不阿出知苏州再擢江西按察副使备兵吉安
 与邹南皋郭青螺诸先生交执礼甚恭江右士翕然
 宗之未几引年归卒于家
   初夏同 丁长孺
吴玄谷姚公远兄弟泛画溪
兰舟箫鼓动童稚解相迎物外穷山水尊前属弟兄溪 (第 19b 页)
有三乐其一为蕺山先生来吊 丁君长孺
得与證明所
学其一为重九日登乌瞻山其一则丙子校士得钱生
肃乐也公性恬淡既罢官即有投老之意宜兴再相颇 (第 2a 页)
   荅刘石闾中丞
翁台抚浙可谓大雅明哲矣而不免世忌以是知志于
道者必不谐于俗然谐于俗者岂志于道者哉世之所
忌者道耳以学道得弹射譬之以明珠弹人受弹者得
珠矣浙之贤者湖州朱平涵长兴 丁慎所
山阴刘念台 (第 78b 页)
平涵旷怀穆穆 慎所
正气浩浩念台清风凛凛又嘉善
吴迩斋今之黄叔度也四君一时首出千古名流翁台
地方人才当精意表扬翁台足以重 (第 79a 页)
流萦绕千山蹲踞收入一览更无遗恨饭于山
庵取道天竺上下冈巅舁人指点颇得两浙之概复游
飞来灵隐而归十一日 丁长孺
至日葵四弟别去执手
不免悽恻一笑而意解十二日王洪阳公以书来因托
寄朱鉴塘中丞逯确斋兄书午后 (第 29b 页)
长孺
约游湖小坐苏 …… (第 29b 页)
岸岸狭水齐予既短视暝色苍茫遂步入水中太恒
急命仆援之不至狼狈一时解衣惊迫之情更深见其
交谊也更衣入寺 长孺
亦至呼酒大浮酒酣耳热日间
偶闻一士人炎凉之状深愧其复负时名偶尔谈及抵 …… (第 30a 页)
其非别归就寝思
一时言行俱失三复小宛之六章不能成寐明日范熙
阳公枉驾亦谢之余欲湖上过中秋且观潮而去及
来隐踪遂露轩盖时临不可居矣遂行 (第 30b 页)
长孺
送至江
口小酌六和连日意态颇倦此夕明月临江不能饮酒
亦觉幽蕴内攻不畅诸外也 (第 30b 页)
长孺
复远步送余登舟慨
然作别十五日五鼓渡江连日阴雨不开空度佳节蓬
窗隐坐深自克省知前功之不切手势一转十六 …… (第 30b 页)
摩其
首此亦一绝胜处至九峰书院则四挹大王铁板玉女
妆镜兜鍪诸峰攒矗可爱其馀幽胜未暇细探也留
诗四绝寄 长孺
而去二十九日至延平会赵控江托寄
李见罗先生书并许敬庵中丞书见罗以去秋书来论
止修之学至是始荅之见罗书 (第 32a 页)
  石侯烈丈夫也先生更多其智计

   祭 丁慎所
维公钟山川之间气禀天地之正气质刚骨劲见大识
超故能历挫抑甘厄穷百折而东不馁其浩然之气当
其官中翰也矢 (第 98b 页)
   南京福建道监察御史叶公瞻山偕配严孺人合葬墓志铭

崇祯十有七年吾友南京福建道监察御史叶公瞻山于其家闻国变恸
哭呕血手足挛蹶仆地弗省少间张目语子弟平生僚友在京师者某某
必死已闻数公者果殉难则又大哭自为文祭马文忠公得半纸笔落于
手闭口不复食子弟强之已食又不肯治病明年正月竟卒其子选贡生
彰吉以某年月日举公原配严孺人合葬于所居喜鹊㘰之丽字坦而乞
余以铭余与公同年进士又同官南中其知公最深然则铭之莫如余宜
何敢辞按公讳树声字瞻山世为湖州乌程人有副一公者元末避兵从
嘉善再徙长兴乃定家焉副一生华三华三生暹暹生明明生蕙蕙生伯
浤以还金赎妇人称为长者有七子其季熙寰公萃即公父也公少而严
凝不苟訾笑以独行闻里中事同乡 丁公长孺
讲理学丁卯举于乡为黄
石斋先生所知益自负清苦修立不干请郡县辛未成进士官行人当是
时乌程相柄国事以声势 (第 4a 页)
流品如意见而已即高攀龙姜士昌刘元珍等固已望
而知其不同量倘朝廷一日赐环有不人人争按剑否
独以于玉立 丁元荐
为乱天下乎略迹而原心二臣者
亦皆较然不欺其志有国士之风何相迫之甚也然则
东林无罪与标榜唇齿已蹈汉人之 …… (第 26a 页)
以门
户受锢夫门户者朋党之别名一朝投足终身莫湔令
天下噤舌而不敢言呜呼此汉唐季世所以坏也由今
观之若 丁元荐
李朴沈应奎贺烺史记事李炳恭之不
谨刘定国沈正宗韩万象涂一榛麻熺王时熙陈一元
冯上知史学迁之浮躁荆养乔 …… (第 38b 页)
得罪于同异者有得罪于君父者有得罪于
侪友者虚中而观诸臣之罪何居乎负俗之累贤者不
免取其大节略其小疵则 元荐
诸臣均不失为慷慨气 (第 39a 页)
职奉祠其道益光垂之万世由是观之一岁九
迁非惟不足为贤人君子重而诬谤之交困顿之地反
足以玉成贤人君子矣 丁长孺
不忘他山以仆言为攻
错仆其敢忘先民之远猷乎敬佩明教之辱

  与周绵贞年友(名起元)

  春间会贵 (第 3b 页)
母式不敏其敢陨越明训以遗母羞客有闻之者请次
第其语以侑觞遂书之

   丁长孺
元配吴夫人六十寿序

  盖予读二南而知君子之德动有徵于妇人女子也大
者如葛覃樛木采蘋采蘩犹门以内事 (第 22a 页)
  铭曰此侃侃而争者君子之朋何不附以矜名彼炎炎
而胜者小人之势亦不乘以射利臣笔如山臣心如砥曰
臣二十年为郎不负爽鸠氏呜呼庶以永而来祉

  奉政大夫南京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醒涵臧公
暨配诰封安人吴氏合葬墓志铭

  吾友 丁长孺先生
负一世人伦鉴不轻许可晚于懿戚
中得二臧伯曰存涵仲曰醒涵时以学问文章相切劘 (第 19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刘蕺山集卷十四

  明 刘宗周 撰

  墓表 行状

   丁长孺先生
墓表

  记白沙先生传罗文毅公曰伦必为君子不为小人无
疑私心讶之以文毅之贤而犹致审于君子小人之际 (第 1a 页)
以定其品何也世有真君子必其能自别于小人者也

自别于小人而小人嫉之还以为小人则其负世俗之
疑必甚此在文毅且然而况后之君子乎白沙盖有感
于斯也后文毅百馀年有君子之榜曰东林于吾浙得
一人焉为 丁长孺
夫世有弱冠策名终其身不遑一席
煖于朝顾孜孜切切饥溺当世有物于中必欲一吐之
君父而后快虽刀锯鼎镬有所不 (第 1b 页)
避斯其为人则亦今
之文毅也呜呼已矣宗周椎鲁愧无能为役如白沙而
辱知颇深后死之责非予而谁请摭其平生大者表之

墓曰 长孺先生
(第 2a 页)
丁氏讳元荐
别号 (第 2a 页)
慎所
湖州长兴人生
而慷慨负奇气遇事直前无所回互然一本之忠孝恻
怛尝从无锡顾泾阳先生讲紫阳绝学于东林书院先 …… (第 2a 页)
欲推毂先生而先生老矣杜门却扫不以
姓氏通人间亦绝口不道平生事即海内知己如北地
赵梦白吴中姜仲文及吾浙 丁长孺
数人间相闻问亦 (第 32b 页)
  祭 丁长孺

  呜呼弟今永与兄辞矣平生之谊若何可言日者兄病
革犹切切念我二三友生以其子书来召而弟不果至
未几讣闻 (第 40b 页)
匍匐来奔欲一见兄相与永诀而不可得岂
不痛哉弟之初与兄遇盖在许敬庵先师之门时弟初向
学见兄神气肮脏几不敢仰视乃辄有当于兄心相视
莫逆既别去将十年弟兄踪迹阔绝而兄私于士大夫
间推毂游扬无虚日一日缄书郑重不胜其爱慕之

诚而弟乃辱与兄友其知我有如此者当是时庙堂之
上党论初起兄首以直道见锢退而隐于合溪之上惓
惓乎世道之忧生民之计凡有所见必于弟乎发之弟
因得廓其蒙鄙以坚定其志出处进退惟兄之指是承
十馀年来不致以其身为小人之归者皆兄赐也一旦
时事转移弟与兄先后起官弟出而兄不出居恒辄念
曰吾愧 长孺
多矣遽投劾去会党论复起两人复相
继削籍而兄已病且死兄死而二三友生祸日酷吾不 (第 41a 页)
  春深无柳不垂堤扑𥰡征衫落燕泥一水遥飞淮海阔
千山暮合楚云低天涯姊弟怜多病客子江湖路自迷
何事两牵家国恨悠悠萍水叹仳离

  湖上赠别 丁长孺

  春潮夜夜泊临安客思连朝酒禁宽宿草空埋金简恨 …… (第 12a 页)
 吴兴道中

  吴楚东南胜凭虚揽洞庭村村桑柘沃岸岸荻芦青子
夜传孤唱清流逐断萍百年看意气都付画溪汀 (丁长孺

长兴罨画溪)


  酬昆崙叔劝驾

  何似蒹葭招隐篇清饥如病兀如禅东山久卧看儿辈
北极新班误壮 (第 15b 页)
竿伯纯有两郎
仆以小孙女字其次郎亦愧未能相为润也辱念寄存
生死肉骨谊高千古矣役旋谨复并谢
  与仪部 丁长孺
闻公南宫之报甚慰近来士风弚靡亡论患得患失如
鄙夫之为也者即如应对唯诺间以方之诸生之时大
径庭矣始而以 (第 36b 页)
故其言云然然余按辛
亥京察其首争金明时之调外者刑郎秦聚奎也于是
朝士意皆有所左右门户角立蜂起东林中如 丁元荐

李朴者皆以郎官出死力争之为党人切齿数年间奏
讦纷然如所谓秦𣲖淮脉昆宣之党拥带争雄诸不根
之说见之章 (第 3a 页)
   又
道学两字自是吾辈家常茶饭近来却被晓人做坏堕
入鬼关昔贤谓人之求富贵利达者昏夜乞哀以骄人

于白日弟则谓今之求道德仁义者白日乞哀以骄人
于昏夜世变转恶良足长吁要之吾辈姑务自镜无徒
徙宅忘身为也
   与 丁长孺
中舍
年丈春来意气何如以年丈识局大可有为山林事功
愿早图之也弟尚记往年请教于荆溪万履翁翁应之
曰吾辈 (第 15a 页)